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充分重视发展路径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路径和策略选择十分重要。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意味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遵循贯彻创新、协调、友好、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非常精辟,“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和增强人才智力供给的规模、水平与层次。“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更加强调质量水平,而不是数量规模;更加强调内涵发展,而不是外延扩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服务国家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系统治理的路径。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教育体系是一个整体开放的系统,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一体化推进,分阶段实施,上下游相互支持。当前要特别注重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牛鼻子”作用。要以辩证思维破除“五唯”难题,坚持欲破先立、破中有立、破立结合。要以国家、社会和人民需要为导向,建立高校科研创新评价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加快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评估体系。倡导综合运用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健全完善综合评价。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文化创新的理念。高等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高等教育的治理根本上说也是文化治理。要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学校组织文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文化。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高度开放的教育体系,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注重文化交流与创新,加强亚洲教育的治理合作。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合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引导亚洲青年争当亚洲文明交流的传承者、亚洲共同发展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者;我们要携起手来,不断提升亚洲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破解制约合作交流的障碍,达成民心相通,筑牢亚洲各国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情感基础,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思想智慧。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的教育事业不仅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而且要为世界发展承担责任。“远亲不如近邻。”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共商高等教育发展大计,共建互利共赢的亚洲高等教育合作共同体,共享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丰硕成果,就一定能够共创亚洲教育新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