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在我国正式提出仅4年多时间,但已经历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星星之火到燎原成势的发展过程。2018年8月,党中央首次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首次发出“新文科”建设动员令。2020年11月3日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了题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题报告,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新文科建设的“施工图”,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文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教育部推动的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组织设立千余项教改项目,到各省市加强顶层设计、推出新文科建设行动方案及建立高校联盟,从各教指委的组织研讨推动实践,到各高校付诸行动,专业更新改造、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的广度力度空前。从专业期刊开设专栏,到新文科主题期刊陆续创刊,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发挥了凝聚共识、促进改革的作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态势由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整体走向聚焦文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文科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新文科建设是文科的创新发展,其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实现文科发展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新理论、新专业、新课程(教材)、新模式、新实践,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文科自主知识体系以及推动文科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创新。这对学校一系列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必然产生新的挑战。而后者的核心是对教学科研单位和师生实施激励引导,激发改革动力活力,使其真正动起来建起来,改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新文科建设需要进行一系列管理制度创新。基于笔者近年来新文科建设的一线实践、专题调研和综合思考,本研究从高校管理视角探讨新文科建设的机制保障问题。
一、健全资源配置机制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核心,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依赖于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即包含学校所获取的国家分配、社会筹措、产学研服务收入以及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建设发展。教育教学资源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学科专业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社会影响等无形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的资源配置重点看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所以说,推动新文科建设要在优化资源配置上下功夫,通过制度安排解决资源配置不平衡、分散、低效、重复等问题,要提高资源配置前瞻性,合理布局资源,盘活现有资源,把优质的资源用于新文科建设重点领域,支撑新文科教育关键改革,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
要强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资源配置导向。新办专业的申报获批或备案仅仅是新文科建设中具有平台意义的环节,真正走深走实必须落到课程、教材、实践、教师、教法上。为确保新文科建设改革规划更快更好落地落实,建立健全新办专业专项支持制度是必不可缺的。新文科建设中更为关键的是,要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导向,建立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强资源投放的针对性、精准性,不断创新资源分配与使用管理办法,探索构建以任务为中心、贯穿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导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团队投入重点建设的学科交叉领域,鼓励一线教师加强新兴交叉专业建设,开设新课程,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新实践,利用新技术、探索学生交叉培养新路径。整合优质资源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引育高层次学科交叉型人才,推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不断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要特别关注健全公共服务机构专项支持制度。现阶段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方面是学科融合化,如“+数据”,像计算社会科学、计算法学、医疗健康数据学等;“+信息”,像数字人文、金融科技、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外语+”,像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新闻传播、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等。这些新专业、新方向蓬勃发展,课程供给任务繁重,使得高校中的数学(大数据)、统计学、计算机(软件)科学、人工智能、外语、管理等相关学院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凸显。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果将这类学科学院完全视同其他专业学科学院,而忽视其公共属性和外溢效应,在人财物要素配置上缺少专项政策支持,则会形成重学科建设轻公共服务的局面,不利于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尤其不利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因此,应当正视并厘清这类学科学院的专业属性和服务属性、主体学科建设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任务,强力支持相关学院精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二、健全协同共建机制
协同共建是指多主体突破边界壁垒,充分发挥各自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资源优势,有效汇聚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对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资源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多元、综合、开放的要求。对于多数高校来说,仅仅依靠自身很难满足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从而限制了新文科建设的持续深入。建立有效的校区、学院、政产学研协同共建机制,可以最大化利用各建设主体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又能提高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文科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同时,政产学研协同共建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共享思维,积极探索校内共享、校际共享、校院共享、校企共享及校政共享,是有效缓解新文科建设中要素瓶颈的有效路径。以学科资源、师资资源校际共享为切入点,目前已经创造出了同城高校协同育人和科研攻关、合作共赢的多个优秀范例,应予示范推广。如在教育部及北京市委指导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两次签约,密切合作,共同为国家培养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跨领域、善于破解实践难题的一流涉外法治人才,为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以具有创新引领性的跨学科、跨校“新财经+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新模式为重点,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交流、学科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路径,形成特色、创建品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要以融合共享思维创新建设实践平台。一方面,要以创新思维建好高校实验平台。适应新文科建设时代要求,以学科融合思路创建文科内部、文理文工文医交叉融合的实验平台,以科教融合思路建设科研教学共用的实验平台,以产教融合的思路共建实验平台,共同开发建设各类实验课程和项目,既利于引入科研前沿和产业一线的理念和手段反哺育人,提高育人质量,又利于统筹资源集约建设实验资源,提高建设利用效益。另一方面,以创新思维拓展社会实践资源。科技革命影响广泛深刻,数智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社会进步国家治理深刻变革,学校实践教学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以创新思维补好实践教学短板是高校新文科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应以产教融合、政教融合思路打造社会实践基地升级版,融入合作科研要素,聘任业界优秀导师,丰富前沿实践场景,以科研带育人,以实践促育人。
要努力创设新型学习环境及资源。在国家大力推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数字化教育平台,用好线上优质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是冲破学校要素瓶颈、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战略选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于2022年3月28日正式上线启动,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极佳机遇,也为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校实现文科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师资力量较薄弱的高校可以探索线上资源+线下辅导方式、共享当地师资+远程资源方式,促成课程开设,让学生尽快受益。
三、健全能力提升机制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教师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培养出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既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又具备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能力提升机制,通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国内外研修等多元培训形式,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多学科知识素养,拓展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提高跨学科教学能力。要打破固有的学科领域界限,鼓励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导师和实务界导师“双导师”队伍,提升社会工作的师资力量与多元师资供应,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
要建立健全师资能力提高机制,缓解师资数量质量不适应新文科建设的矛盾。可以说,引育和共享均为有效路径。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除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改革创新延揽人才、用好人才政策,营造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氛围,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外,抓紧抓好师资培训无疑是重要的培育之策。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全国和省级专业类教指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示范高校作用,通过申报立项,落实专项经费,积极开展推动新文科发展的师资课程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或以项目委托的形式,选择部分示范高校,组织教师进修(班),在共性紧迫需求方面尽快补短板强弱项;用好用足对口支援高校机制,这也是针对性解决师资提升问题的有效路径。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时期,用足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积极性,实施教师培训,制订实施“教师(人才)发展体系”“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有计划分类别分步骤地加以实施;调动学院、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搭建平台,跨界交流合作,也不失为很好的教师能力提升机制。
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想推动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须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新文科建设的正确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系统推进考核评价改革,打通校内校外评价主体,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分类与交叉并行的评价原则,建立交叉评价、代表作评价、团队评价、长周期考核等多元评价体系,改革不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要建立培养成效长期跟踪和评价反馈机制,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新文科建设培养目标、方案和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中,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闭环评价与改进系统。要针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单位不同主体,分类推进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首先是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创新。如果说新文科建设初期,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校院两级顶层设计起着关键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新文科建设向前推进,要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一线教师便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新文科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者,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教育者,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直接决定着新文科建设实效。因此,除建立健全引育结合、师资共享机制以外,改革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亦十分必要。要加大对新文科建设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增强教师开展新文科建设的荣誉感获得感,奖励在新文科建设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新文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推动系列富有创新性、特色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建设。教师职称岗级评定中的教学权重及质量评估制度,学科交叉型成果认定制度,开发开设新课程激励制度,鼓励创新的教学奖励制度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以培代奖的海内外名校研修制度等,都是需要与时俱进、持续完善的内容。
其次是学生教育的贯通协同制度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紧密联系。但在实践中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部门分立,管理制度分立,培养方案分设,分别考核,这种以“分”为主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与新文科改革发展往往形成矛盾。新文科建设应遵循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规律,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宜接则接,宜分则分。对于文、史、哲、理论经济学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适宜专门选材,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贯通培养,尤其是实行滚动式可淘汰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则需要本硕跨类且衔接的制度模式。对于应用性强、学思践悟的学科专业,大部分适宜“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发展路径。但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要求统筹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引导研究、授课方式上进行针对性系统设计,而不是各学段教育教学彼此割裂、相互分离,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考试负担。因此,新文科建设一定要统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一体谋划,共同参与,协同实践。
再次是二级教学科研单位考核激励制度。一是要完善覆盖全面的年度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制度。面向全校各二级单位,树立鼓励创新探索的明确导向,加大激励力度,营造利于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增强学院建设动力活力。学院是教学科研基本单位,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主体,要将人、财、物等资源更多地向学院倾斜,给学院更大的资源配置权,通过目标管理,激发学院推进新文科建设积极性,引导学院增强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分类推进新文科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文科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亟需进一步完善与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国情和遵循文科学生培养规律的质量保障机制。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坚持“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明确各质量主体职责,建立专业状态报告、学院质量报告、学校常态数据监测和第三方评价四层次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监控,激发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及教师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重要作用,强化文科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控。健全完善专业认证办法和程序,构建文科专业三级认证体系。东华大学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的理念,制定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率先在国内高校中自主开展了系统化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工作,牵头成立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推动自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构建第三方专业认证和学校自主专业认证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式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
加强督导机制建设。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成立由有关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研究制定新文科建设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统筹协调、分层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督导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模式创新、要素保障等情况及工作实效等,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的落实。完善多元评估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吸收师生代表参与评估,提升评估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完善并落实督导报告、反馈、整改、复查、约谈、通报、问责等相关制度,形成闭合有效的督导管理系统,切实提高评估监测与评价的使用效能。
打造新文科质量文化。要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各环节,通过质量制度建设规范新文科建设过程管理,提高学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在培养单位层面,切实压实学校和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的主体责任,在教师层面,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特别是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学生层面,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让学生怀敬畏之心、做规矩之事、行报国之志,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文科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部积极引领,省市主管部门顶层设计,各教指委谋划推动,全国高校主动改革探索下,新文科建设初战告捷,取得新突破,创出新亮点。星火燎原,已然成势。迈入新征程,只有不断完善新文科建设的机制保障,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协同共建机制、能力提升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学校引领、部门支持、学院协同、教师参与、学生受益的良好育人生态,才能激发新文科建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保障新文科建设举措的全面落实,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实现新文科建设的育人和科研目标。
【樊丽明,山东大学教授,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