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田鹏颖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3日 15:07   点击:[]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个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正在兴起。如何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搞清楚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恐怕还需要大做文章和做大文章,特别是如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一本体论追问,搞清楚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坚定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下考察,不难发现,作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这一重要思想有着“与众不同”的思想演进路径、思想境界开创、思想结合发展、思想理论体系,这大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曾经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视角,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从思潮、理论、到运动、制度五百多年发展的曲折历史,并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抛弃单一发展模式到探索各国具体实现形式阶段。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五百多年历史迤逦画卷六个阶段的划分,表面看似用历史的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的历史,而本质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哲学把握。这就是人类关于社会主义认识(思想、理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过程的合目的性以合规律性为基础,人类观念地认识社会主义,目的在于将人类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能否变成现实,则取决于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和遵循了社会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本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符合规律性,就越符合目的性。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的合规律性又必然通过合目的性才得以表现和实现,合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社会主义的“物”的尺度,合目的性是人类认识社会主义的“人”的尺度,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物”的尺度规定的“必然”,通过人的尺度的“应然”而转化成“实然”,即人类关于社会主义认识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理想社会不懈追求的成果,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及其先进思想家力求摆脱奴役和依附、争取自由解放的憧憬和渴望。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为人类开辟崭新发展道路,展现了美好的发展愿景,对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世界社会主义六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色彩斑斓。习近平对社会主义500多年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历史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目的是彻底打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消亡论”,为其他国家独立探索发展道路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乎逻辑的时代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的这一重大判断,不仅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地位,而且深刻揭示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

  思想、理论的演进和发展遵循的是辩证逻辑,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显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续写”,而不是“重写”,是“创新”,而不是“重复”。所谓“续写”,就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探索、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充分体现一脉相承。所谓不是“重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另起炉灶”,这其中有继承,有延续。但必须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绝不是“重复”,而是在思想上解决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在实践上办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理论上表达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想表达而没有表达的话语体系,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大理论成果的“出场”确实有着先后时间顺序,但就其所面对的时代课题并非平等并列、等量齐观。邓小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简单比较即可鉴别,尽管这些重大问题都是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但就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问题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地位而言,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综合性,甚至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上实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一次否定之否定,实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超越。把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崭新的时代高度,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让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突破了“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等多重思想理论重围。“历史终结论”断定,人类历史发展将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终结。“西方中心论”认为,人类文明始于西方并形成不可替代的中心向外扩散,西方文明最优越,非西方国家只能复制不可超越。“文明冲突论”预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战争是必然趋势不可避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历史终结论”是幼稚的,社会主义有无限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证明了“西方中心论”是片面的,“条条大道通罗马”,人类走向文明的道路有很多条,许多都有优越性和独特性,中国道路已经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信得过的东方榜样;证明了“文明冲突论”是荒谬的,走包容、合作、共赢之路,避免冲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真正是不同文明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力地回应了西方世界炮制的诋毁社会主义和东方文明的多重论调,证明了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理论逻辑似乎是解决理论来源、揭示理论过程的逻辑。实际上,无论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演进的关系理解,还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考察,我们都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在社会发展每一个历史阶段,它在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理论探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现实实践中,形成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赋予不同时代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直面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以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论思维探索并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它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指社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人民的现实需要,基本动力是人民的实践活动,价值归宿是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从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逻辑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观点”。之所以“首要”,因为,实践对理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正所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这些紧迫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实践,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剧烈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各项事业都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和科学解决这些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中逐步形成的。它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国内与国外等多重视域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性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诉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直面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把人民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检验标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是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纠正了一个时期以来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认识,扭转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和党的建设缺失现象,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果断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使全党全国的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我国发展加快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我国发展培育了新动力、扩展了新空间,有力推动了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改革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统筹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提高了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工作部署,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阐明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对错误思想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遏制各种错误思想炒作和蔓延,大大增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有效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显著增强了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遏制了漠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倾向,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政治建军作出部署,坚定不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改革强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推动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推进科技兴军,加强练兵备战。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突出抓好维护政治安全,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提高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加强了国家安全工作,显著提升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对外交总体布局作出战略谋划,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全方位外交,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阐明我国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经济全球化观等,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在对外工作上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格局。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提高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发展在国际上赢得了战略主动。

  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并以顽强的意志品质、空前的力度加以推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并必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应用 

  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就是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和应用相统一。只有把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应用统一起来,才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持和发展。

  在学习方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双重转化。一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通过学习和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理论智慧、理论觉悟、理论眼光、理论方法,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历史意义,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从而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发生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从而聚焦其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从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深刻理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学习和应用理论,特别是学习和应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当作教条,死记硬背,而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当代中国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思想理论“主心骨”。因此,必须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推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在应用方面,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双重超越。一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思维方式。学习和应用理论,特别是学习和应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下转第17页)(上接第8页)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就事论事,“对号入座”,而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思想内涵和基本方略,并将其还原到“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必须将习近平这一重要思想的两种形态深度融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融入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工作和政治生活,从而真正形成自觉的思维习惯、自觉的行为方式、自觉的话语体系,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思维方式,成为我们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策略,成为我们为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方法论。二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根本价值选择。学习和应用理论,特别是学习和应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学习和应用“两张皮”,理论和实践相割裂,而必须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新要求,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些本领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追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选择。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政权性质的根本尺度。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发展方面,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双重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二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上一条:教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 下一条: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治理: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

关闭